CH_T 8010-92 立体判读仪(标准和规范)

ID

15B5A1D9674F41B081F57B7EF3F6CDBC

文件大小(MB)

0.32

页数:

9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05-7-18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,立体判读仪CHIT 8010- 92,Stereointerpretoscope,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立体像片判读仪的分类、基木参数、技术要求、试验方法,本标准适用于立休像片判读仪的设计、生产、试验和检验,2 引用标准,GB1785 光学仪器的字型和符号,ZB N35 003 分辨j7板,ZB N30 002 光学仪器产品型号命名方法,ZBY 003 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,ZBY 002 仪器仪表运输、运输储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,ZBY 25。光学仪器防霉、防雾、防锈试验方法,ZBY 251 光学仪器防霉、防雾、防锈技术要求,3 术语、符号,3.1 讨论系统discussion system,为适 宜 于 二人同时进行观测、判读、讨论和标绘而在主观测系统以外附加的观测系统,3.2 仪器零位基线Bo instrumentb asez ero,基 线 大 小可变的双目立体观测仪器的基准基线,4 产品分类,4.1 分类,4.1.1 仪器按放大率分为固定方式和连续变化方式。放大率连续变化又可分为双目同时变倍和双目分,别变倍,4.1.2 分类代号按下列规定给出:,a. 放 大 率固定(简称定倍)为1);,b. 放 大 率变化(简称变倍)为B;,c、 双 目同时连续变倍为In、;,d. 双 目分别连续变倍为BF.,4.1.3 判读仪产品代号按ZB N30 002规定编写,其中第一节取HCY。第二节为二位阿拉伯数字,对于,定倍系统,该数字表示仪器的固定放大率;对于变倍系统,表示仪器的最高放大率。第三节汉语拼音部分,根据4.1.2规定选取。如图1示出,国家测绘局1992一12一01批准1993一06一01实施,CH/T 8010一92,一1 D,一一,一},一__- 仪器为定倍观测系统,— 一产占2.系列号,- 一放大率为6倍,— 一判读类,— 航测i&感仪器,6,P 一 1,H 一一一一I L,图1,产 品 系列 号只有在同一产品具有不同型号时才使用,4.2 基本参数,仪器的基木参数应符合表7的规定,表1,序弓,1,一,名称符号(一P又( 卜卫,现测系统放大率,变倍比,视场直径,目镜视度调节,瞳跄调竹,仪器零位基线,1_作8P.离,像片盘大小,像片盘运功范围,尤( 横)方向,Y( 纵)方向,仪器电源电压,下小干3,不小于3,$S#DR,方B S,K6汤(J,不小于181),不小于230,22 (),n7rnmrnv,5 技术要求,5. 1 仪Hl使川环境条件,5. 1.1 温度为。-4o C,5.1.2 相对湿度不大于85%.,5.1.3 无严重的灰砂、烟尘和腐蚀性气体,5.1-4 无强烈震动,5.2 对仪器性能的要求,5- 2. 1 观测系统,5.2.1.1 放大率,放大 率 误 差 不 大 于 标定值的50c:,b. 当 左、右标定放大率相同时,左、右放大率差不大于标定值的2,5.2.,.2 视场,a, 视 场轮廓清晰、光滑;,6. 左 、右标定放大率相同时,视场直径之差不大于1,am,5,2.1.3 分辨力,不 同 放 大率时的分辨力应符合表2和表3规定,Cll/T 8010一92,农2 变倍系统分辨力要求,视场中心视场边缘,故大率(倍),竖朴朴,r- 只,— 一一不二万‘,{ __— 一一,r-- 6,一,厂- 12,12.5,8.41,6.30,11.2,8.41,一﹃,一,一,r: 15 几_自{,表3 定倍系统分辨力要求,放大率(倍),视场中心视场边缘,口(钱) a(=}),尸二4 16. 8 25 2,4<1'燕6 11. 2 16 8,6 I () 5.61,71 :、卫 。 为用最小分辨yti离表不的分辨力,}xm:,L. 视 场 边 缘 指 的 是距中心为0.7 视场半径处,以侮 毫 米 内线对数表示的分辨力按(1)式计算:,N - 1 0 00 / (2 a ) ( 1 ),式中:匆-一以每毫米内线对数表示的分辨力,线对/mm;, 用 最 小 分辨距离表示的分辨力,um,5.2.1.4 左、右出射光轴平行度,a. 水 平发散度不大于601;,h. 水 平会聚度不大十20,;,c. 垂 直发散度不大于lo'.,5.2.1.5 出瞳位置,出瞳 应 位 于口镜最后一面外大于lOm m处的光轴L。对于变倍判读仪,变倍过程中出瞳位置变化不,超过3mm,5.2.1.6 目镜视度调节,视度 调 节 范围为土5屈光度;零视度装定误左不大于。.5屈光度,5.2门.7 瞳距,a. 瞳 距应在55m n;至75m m范围内可调,b. 调 节瞳距时,影像不应有移动现象,5.2.1.8 物镜调节,物 镜 系 统应具备至少土3mm的物方轴向调节范围,5.2.1.9 变倍过程中的影像变化,a. 变 倍判读仪在最高放大率时将影像调节清晰后,变倍过程中不再调整而应使影像始终保持,清晰,b. 变 倍过程中,视场中心点影像最大位移量不得大于0.5 n ,m,Ca/T 8010一92,5.2门.10 像差,用 眼 观 察时无明显畸变、色差和像散,5. 2. 1门1 讨论系统,仪器 设 置 讨论系统时.讨论系统的参数和技术要求与本标准4.2和5.2.1中有关规定相同,5. 2. 2 像片盘,5.2.2门承片面平面度应不大于。. Smm ,5.2. 2.2 像片盘运动应灵活、平稳,无明显的晃动现象,不得有卡滞和明显空程现象。各运动方向的阻,尼装置应稳定可靠,5.2. 3 照明装……

……